讀懂金融術語:抵押、質押、擔保、回購、融資、融券、遠期、期貨、期權、互換

讀懂金融術語:抵押、質押、擔保、回購、融資、融券、遠期、期貨、期權、互換

讀懂金融術語:抵押、質押、擔保、回購、融資、融券、遠期、期貨、期權、互換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示例:張三向李四借款10萬元,張三將其名下的一套房產進行了抵押登記,但張三仍然居住在該房產中,這就是抵押,因為房產的佔有權沒有轉移,張三仍然可以使用房產。若張三無法按時還款,李四有權依據抵押合同對房產進行折價、拍賣或變賣,以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示例:張三向李四借款10萬元,張三將自己的汽車開到李四家中,交給李四保管,作為借款的擔保,這就是質押,因為汽車的實際控制權轉移給了李四。若張三無法按時還款,李四有權對汽車進行處置,以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擔保是指為確保債權得到實現而採取的措施,包括人的擔保和物的擔保。人的擔保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保證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示例:隔壁老王要借你一萬元錢,你怕老王欠帳不還,這時老王找到了一個可信的保證人(比如他的有穩定收入和工作的哥哥),保證如果老王不還錢,由他哥哥來還,這就是人的擔保。物的擔保則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以其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如上述的抵押和質押。

回購通常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但在金融領域,回購也泛指一方將一定資產出售後,在未來的某一時期再將該資產買回的交易行為。示例:某公司急需資金,將其名下的一塊土地使用權出售給銀行,同時與銀行約定一年後以更高的價格買回該土地使用權,這就是回購。

融資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款買入證券的行為。投資者需要以自己的資產作為擔保,證券公司根據擔保物的價值決定借款金額。特點:投資者可以通過融資增加購買力,是通過證券上漲獲利,從而放大市場的供求關係。融資交易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費用。示例:假設投資者A認為股票B即將上漲,但手頭資金不足。此時,A可以向證券公司申請融資,以自己的股票C作為擔保,借入資金購買股票B。如果股票B的價格上漲,A可以在賣出股票B後償還融資款項並支付利息,從而獲得盈利。

融券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並賣出的行為。投資者需要預測某檔股票的價格將下跌,借入該股票並在市場上賣出,待股票價格下跌後再買回相同數量的股票歸還證券公司。特點:融券交易允許投資者在股票價格下跌時獲利。融券交易同樣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通常是融券的利息。示例:假設投資者A認為股票E的價格將下跌。A可以向證券公司申請融券,借入股票E並在市場上賣出。當股票E的價格下跌時,A可以買回相同數量的股票E並歸還給證券公司,從而賺取差價。

遠期是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買賣某種資產的合約。示例:一家糧食加工企業預計未來幾個月後需要購買大量小麥,為了鎖定當前的價格,避免未來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該企業與供應商簽訂遠期合約。合約規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企業將以約定好的價格(比如每噸2000元)購買一定數量的小麥(比如1000噸)。這樣,無論未來市場價格如何波動,企業都能以約定的價格獲得所需的小麥。

期貨是標準化的遠期合約,可以在交易所直接交易。示例:投資者預期黃金價格將上漲,為了從價格上漲中獲利,該投資者在期貨市場買入黃金期貨合約。合約規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投資者將以約定好的價格(比如每盎司2000美元)買入一定數量的黃金(比如10盎司)。如果未來黃金價格確實上漲到高於2000美元/盎司的水準,投資者可以選擇賣出期貨合約,從而獲得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

期權是指買方支付一定費用(溢價)後,獲得在未來規定時間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資產的權利。示例:一家航空公司預計未來幾個月需要購買大量航空燃油,但擔心燃油價格上漲會增加運營成本。為了規避這一風險,該航空公司購買燃油看漲期權。期權合約規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航空公司有權以約定好的價格(比如每桶100美元)買入一定數量的燃油(比如1000桶)。如果未來燃油價格上漲到高於100美元/桶的水準,航空公司可以選擇行使期權,以較低的價格買入燃油;如果燃油價格下跌,航空公司可以選擇不行使期權,僅損失購買期權所支付的權利金。

互換(亦稱掉期)是指雙方約定在未來一系列時間以現在約定好的價格交易特定資產。示例:一家美國公司向一家瑞士公司借入一筆瑞士法郎貸款,利率為5%。同時,這家瑞士公司向美國公司借入一筆等值的美元貸款,利率為3%。為了降低融資成本並管理匯率風險,兩家公司簽訂貨幣互換協定。協議規定,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雙方將按照約定的匯率和利息支付方式交換本金和利息支付。這樣,兩家公司都能以較低的利率獲得所需的貨幣,並規避了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MEGA BANK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