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反情報?
『反情報』為提供如何防止我情報資料、人員、軍品及軍事設施之外洩,以及如何防止敵陰謀與顛覆活動之情報。也可以說是如何堵塞敵人耳目及覓取敵諜的情報
以前軍中反情報的7大守則,再對應現實,就知道誰在出賣國家,匪諜可能真的在身邊:
(一)、查誰在洩漏機密;
(二)、查誰在秘密破壞;
(三)、查誰的言行反常;
(四)、查誰在分化團結;
(五)、查誰在傳播謠言;
(六)、見可疑追查到底;
(七)、遇問題立即反映。
在今日對岸大陸謀我愈急,國內敵我意識不分,國家認同不清,中共近期對現退役軍人,中央單位,強化各種管道、多元手段方式,來滲透、統戰跟認知戰,
國民黨聯共制台,立法院國眾兩黨抑制國家施政,刪除國防預算,賣國刑罰不重,統戰滲透,自總統府至軍中(間諜、洩漏軍機、國家認同不清), 學校、立法院、縣市府、高科技廠商、無所不在、遠遠嚴重於四五十年前的台灣。所有臺灣人應該重拾以前反共時代的教誨準則寶貝,提高『保密防諜』意識,為此強化對反滲透、統戰工作。
個人保密十項規定為何?
(1)不洩漏秘密
(2)不探聽秘密
(3)不私藏秘密
(4)不記述秘密
(5)不擅入營區
(6)要妥管秘密資料
(7)要恪遵保密規定
(8)要嚴密保密設備
(9)要防範非法竊取
(10)要檢舉洩密事件
中共對我滲透方式及對象為何?
[A]海外吸收:國軍駐外人員
[B]國內吸收:國軍現(退)役人員
[C]陸區吸收:台商、國軍退役人員及親友
認清敵人破壞活動,強化安全防護效能
壹、前言:
「破壞」是敵人除了以武力作戰外,為了損害國軍戰力完整、瓦解精神戰力所慣用的技倆,區分有形與無形兩個部分積極進行。在有形破壞方面,以摧毀我部隊人員、武器裝備、彈藥設施等武裝力量為目標;無形破壞方面,則以謠言破壞、金錢女色及腐化部隊團結、純淨為重點。其破壞方式是先期利用兵役管道進入軍中及營外與部隊週邊關係等,長期滲透潛伏,並利用國軍內部發生安全漏洞或警覺鬆懈,伺機進行破壞,造成軍力受損或破壞部隊團結安定;尤其在兩岸交流熱絡、社會功利化及新聞媒體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現今我們所面臨外在的誘惑和挑戰更為多元,舉凡毒品、地下錢莊危害、網路攻擊破壞、爆料事件等等,均極容易為敵人利用做為打擊之手段,其影響更為深遠,因此,我們更應正視敵人滲透破壞的問題,認真做好內部安全防護工作。
貳、認清敵人對我陰謀破壞活動:
近幾年兩岸經貿、宗教、科技、農業等各項交流熱絡,加以國內民主自由、資訊開放,使中共能充分利用「合法掩護非法」的機會,派遣所謂「第五縱隊」情、特工,對我進行多渠道、多面向、多層次的滲透,潛伏在社會各層面,伺機從事不法活動,其手段列述如後:
一、吸收人員從事情蒐:
中共擅長於拉關係、建橋樑及掌控人性弱點,利用國人赴陸從事經貿、探親、觀光時機,以金錢或經貿利益廣泛吸收國人返台後為其工作。更積極透過國軍人員同學、親友、舊屬、社團等週邊關係,針對特定對象先瞭解個人嗜好,如打高爾夫球、收集茶具、古玩、好入聲色場所或投資等,投其所好、拉隴關係以接近國軍人員,進而掌握弱點,控制國軍人員為其刺探軍機,這些手段都是透過熟人、朋友在進行,很難察覺,如果心存貪念,忘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警訊,就很容易掉入敵人的陷阱,為其控制而無法自拔。
二、製造犯罪腐化內部:
中共將對台情報工作與兩岸交流活動相結合,除人員派遣、吸收運用外,更可利用激進宗教組織、恐怖主義、跨國犯罪、非法移民、黑槍毒品、駭客攻擊等新興安全威脅,擴大對台統戰、滲透、攻堅部署。尤其中共利用從事走私、偷渡、販毒、槍械等犯罪手法,甚至開設地下錢莊,與國內黑道犯罪集團掛勾,破壞國內治安與經濟秩序,毒化國民身心及金錢控制,並「揪出」犯罪者,脅迫為其情蒐與破壞,影響經濟發展,撼動民心士氣。
三、運用網路竊密造謠:
近年來隨著資訊電子化的日增,網路已成為國防事務管理必備的工具,但e化的結果,卻對機密資訊維護產生重大的挑戰,尤其未來戰爭形態必然是數位化、資訊化的戰爭,而主宰戰場勝敗的就是資訊戰力,但是這個戰力必須以「安全」為根基。面對中共謀我日亟,近年來中共「網軍」不斷入侵我政府各機關網站,植入木馬程式,網攻滲透國軍內部資訊系統,以達到癱瘓國軍電子化戰力及竊蒐軍事機密之目的,或是置換網頁傳播不實訊息,透過網路無遠弗屆及社會八卦新聞傳播,恐將造成民心混亂,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因為自己一時疏忽,讓敵人入侵國軍電腦,將造成國軍重大危害。
參、我們應有的安全防護作為:
一、建立官兵安全共識:
所謂「安全共識」,就是大家對維護單位安全有共同的認知及一致的行動。首先要建立的是「我們並不是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的觀念,一個營區並不是靠門口衛兵、圍牆、監視器就可以達到完全安全,凡事要帶著敵情來應變,提高安全警覺,讓每個人都能共同來監控工作環境的安全,這才是根本之道;以一個營區為例,除了衛兵管制人員進出、警戒、待命班應變外,每一位官兵對營區內活動人員、圍牆缺口、衛哨巡察間隙等安全缺口,都能多一分留心,發現問題立即報告單位幹部處理,才能確保營區安全。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安全不能打折扣」,就是強調安全要做到最完善、最完備,絕對沒有任何瑕疵。所以,為了鞏固國軍戰力,舉凡週遭的事物,我們都要深入查察,不能抱持輕忽、鬆懈的心態,「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只要大家隨時提高警覺,就能防範危安事件發生,以確保我戰力完整。
二、踐履國軍反情報責任:
由於資訊便捷、消息傳播迅速,但是這些尖端科技卻可能淪為敵人對我遂行破壞的工具,像網路上時常會看到一些扭曲國軍形象的論調,坊間亦有一些刊物,報導負面的軍中事務,對部隊的團結和諧造成不良影響,若不及時導正,就會演變成危害單位安全的根源。
「國軍反情報責任制度」是官兵入營所上的第一堂「保防安全課程」,內容有
「查誰在洩漏秘密」、「查誰在秘密破壞」、「查誰的言行反常」、「查誰在分化團結」、「查誰在傳播謠言」、「見可疑追查到底」、「遇問題立即反映」等七要項,
其目的就是要做好「徵候發掘」、「狀況掌握」、「危安防處」的基本工作,這是每位官兵應有的責任,也是為國軍安全盡一己之力最具體、最直接的表現。
三、嚴密安全防護措施:
有些單位發生了危安事件,常歸咎於意外,但是意外還是可以透過萬全的準備來降低危害,如地震、颱風等人力不可抗拒的災害,我們也都會有防震、防颱的應變措施,如果真的有所謂意外,可以肯定的說,那是防護作法不完善、準備不周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把「意外事件」轉化為「意內防範」,所謂意內防範,就是提高警覺、充分準備、及時掌握危安預警情資與有效應處,使單位內一切違常的現象,都能及時掌握處理。所以要做好安全維護,就要有「意內防範」的觀念,按部就班貫徹每一項安全規定,如械彈儲存處所門窗、警鈴、衛哨等按規定設置,按時管制清點;門禁落實對進出人車、身分辨證、攜行物品查驗;還有營區、基地、港口、機場、以及所有機密資訊、重要軍事設施、裝備等,都能經常查察、巡視,發現可疑就馬上追查,遇見問題就立即反映,就能掌控安全基本面。
四、精進危機處理作為:
「防敵破壞」著眼於制敵機先,我們絕對不能等待危安事件發生後,再來檢討改進或防範,因為任何危安事件的發生,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果能事先防範,做到「零危安」,這才是我們安全維護的最高境界。年來社會上發生過多起的火災事件,往往造成嚴重的傷亡損失,每次災後檢討,不外乎社區巷道太狹窄、各種車輛亂停放影響消防車輛進出、消防栓水源不足等,如果能有預防觀念,相信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類案。我們引用這個例子,用意是給各級在精進預防作為上一個思考的方向:「這種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軍中」、「如果有可能發生,事先要如何預防」、「發生了應如何管控在一定範圍內,不使其惡化、蔓延」等問題,進而深入檢討單位現有防護設施與裝備、人員編組調配、通聯情傳等現況,預先規劃準備,這就是危機處理機制。「經驗」與「教訓」是一面鏡子,它不僅指引我們處理危安的正確方向,同時也給我們一個警惕,各級必須把預防放第一,防微杜漸,使危安事件發生降到最低。
肆、結語:
西方有一句名言:「安全無價」,這和我們所要求的:「大莫大於安全」,意義是相同的,也就是安全第一、安全至上的意思。安全要達到百分之百,沒有99分,發生一件安全事件就是零分,但是安全的投資是昂貴的,不能以利益報酬來衡量,只要能有效防範消弭危安,就值回票價,如果大家漠視、不關心,捨不得投資,那麼發生安全事件所要付出代價就很高,甚至攸關人命、國家安全,不是懲處、開檢討會、處理善後所能解決。
麥克阿瑟將軍曾說:「戰爭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是勝利、第二個是勝利、第三個還是勝利」,如果「防範破壞」是與敵人打的一場沒有砲聲的戰爭,同樣的求取勝利,就是這場戰爭的終極目標,也就是「安全」。
希望藉由大家對整體安全維護一致的認知,共同的行動,發揮整體監控力量,貫徹各項安全管制規定,來反制敵人滲透破壞,確保國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