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加入臺灣國籍、居留 就業金卡

申請加入臺灣國籍、居留 就業金卡

台灣非常歡迎世界各國人才來台發展,只要是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的外籍高級專業人才,經中央主管機關推薦並審核通過,可同時擁有原國籍及我國國籍 ,歸化臺灣國籍

吳鳳(左)拿到我國身分證後,開心和移民署長楊家駿合照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372228    土耳其籍藝人吳鳳拿到身分證 成為台灣人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93691  外國人才入籍台灣 內政部:通過率百分百

一般的外國人要入籍台灣,須放棄原屬國籍,但「國籍法」修法後,外籍專業人士不必放棄國籍,不過,德國、新加坡等國屬「單一國籍制」,因此原屬國的法規、個人的職涯規劃與意願,都可能是外籍專業人士評估的因素之一

「對我國有特殊貢獻」、「我國所需之高級專業人才」、「經核准之投資移民」等原因拿到俗稱「梅花卡」

通過率為百分之百,「目前為止還沒有未通過的案例」。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87704  吸引外籍高專人士入籍 內政部10月起簡化歸化程序

為了加強延攬外國專業人才留台服務,今年10月1日起,取得「梅花卡」的外籍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歸化流程簡化,由內政部詢問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管機關同意者就免提審查會審查;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目前有90位持有梅花卡的外籍人士沒有申請歸化,申請是自由權益,但鼓勵他們入籍,坦言這次放寬就是為了他們。

根據相關規定,對我國有特殊貢獻者、為我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或是在我國投資移民者,可申請梅花卡,民國98年核發梅花卡以來,統計至今年7月,共有168人申請,其中高級專業人才佔最多,目前共有90人。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鄭信偉表示,申請梅花卡是向移民署申請,審查通過後就會核發,卡片持有者若要再申請歸化,必須再由戶政司再走一次審查,但其實兩個單位的審查程序和標準差不多,「重複的事情不需要再做」,因此放寬。

花敬群表示,經內政部審認高級專業人才歸化有59人,其中有3人持有梅花卡,從10月1日起,取得梅花卡的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歸化,不必再檢附推薦理由書,改由內政部函詢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管機關同意推薦者,就不用提「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審查會」審查,以簡化程序,讓取得梅花卡的外國高級專業人才更能早日成為正港台灣人。

此外,為簡政便民,簡化民眾洽公申辦流程,推動戶政機關及移民機關跨單位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務,自今年10月1日起,可在戶政事務所同時申請歸化、居留或回復國籍、定居,不必再往返戶所及移民署服務站申辦,由戶所為單一受理窗口,主動將居留或定居等相關申請案,以行政協力方式轉送至移民機關,免除申請人於戶所及服務站間往來奔波。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

A1:

一、就業金卡之法源依據係「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8條規定,特別設計個人化就業准證制度,核發給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認具備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資格者。結合勞動部核發之工作許可、外交部核發之居留簽證及內政部移民署核發之外僑居留證與重入國許可四證合一之證件。

二、就業PASS卡雖然也是四證合一之證件(結合勞動部核發之工作許可、外交部核發之居留簽證及內政部移民署核發之外僑居留證與重入國許可),但它的申請對象資格為一般白領外籍工作者(依據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1款至第6款規定之工作)。

A2:就業金卡持有人享有以下權益:

(一)、無須受一定雇主聘僱:該卡提供外國特定專業人才之一定期間開放式個人工作可,無須受一定雇主聘僱及申請。

(二)、享有所得稅優惠:得依「外國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9條規定,享有減免所得稅優惠。

(三)、直系尊親屬探親簽證停留期間放寬為最長1年:得依「外國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13條規定,其直系尊親屬得向外交部或駐外館處申請1年效期、多次入國、停留期限6個月之停留簽證,期滿得申請延期,每次總停留期間最長為1年。

(四)、就業金卡持有人之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得申請依親在臺居留。

(五)、放寬健保限制:受聘僱之就業金卡持卡人,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其滿20歲以上,因身心障礙無法自理生活之子女,經領有居留證明文件者,應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不受在臺居留滿6個月才能申請之限制。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線上申辦,「外國專業人才申辦窗口平臺首頁」(網址

https://coa.immigration.gov.tw/coa-frontend/four-in-one/entry/),申請人得於境外或境內申請。

A7:「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資格分類為七大專業領堿,其標準分屬七個部會主管認定,列舉如下:

(一)、科技領域(科技部)

(二)、經濟領域(經濟部)

(三)、教育領域(教育部)

(四)、文化、藝術領域(文化部)

(五)、體育領域(教育部)

(六)、金融領域(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七)、法律、建築設計領域(法務部、內政部)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19fin006

新創大鱷 返台獲金卡
還高規格發出第一張針對外籍專才留在台灣所設計的「就業金卡」。
2千位超級創投科技菁英回台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00938 

修正草案共有3大重點,第一,放寬工作條件,因應雙語國家政策及海外人才回國子女教育需求,放寬教育部核定招收外國人才子女專班得聘僱外國學科教師。

其次,鬆綁申請永久居留規定,強化留才力道,將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期間由5年縮短為3年;外國專業人才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我國取得碩博士學位者,得折抵申請永久居留的連續居留期間1至2年。

第三,優化租稅及社會保障權益,提高具跨國經驗技術人才來台及留台誘因,將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租稅優惠年限由3年延長至5年;而為完備國際優秀人才健保需求,放寬外國特定專業及外國高級專業人才屬雇主或自營業主,其本人及依親親屬納入健保免6個月等待期。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185004.aspx

黃秋生申請就業金卡 國發會證實已領到

國發會表示,黃秋生去年7月,以其曾獲得國際性之電影、廣播電視、流行音樂領域重要獎項之資格,獲准核發文化藝術領域之就業金卡。申請金卡之居留期限最長為3年。

按規定,就業金卡的效期1至3年,效期內來台工作無須受一定雇主聘僱,工作自由度大開,還可享有減免所得稅優惠及健保;此外,直系親屬探親簽證停留期間長達1年、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能依親在台居留。

關鍵字 KEYWORD #台灣 #國籍 #歸化 #移民 #NATURALIZATION #TAIWAN #就業金卡 #居留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106064

2022 – 移工留才久用方案
未來在台工作滿六年以上移工,或取得副學士學位僑外生,符合一定薪資與技術條件者,可由雇主申請轉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滿五年還可申請永久居留;本案可望在4月底前正式上路。 根據現行規定,產業移工在台最長年限為12年,社福移工為14年

勞動部移工留才久用方案

為提供留台誘因,以中階技術人力身分留用的移工或僑外生,在台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滿五年後,得依《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申請永久居留,但需符合每月總薪資5萬500元以上,或取得乙級專業技能證明。
至於技術條件則是三擇一。
一: 是專業證照;
二: 是訓課程達80小時;
三: 是實作認定。
技術達標門檻由各部會訂定。蔡孟良說,產業類移工經常性薪資達3.5萬元以上,則已證明該移工具有技術,可免技術條件。

行政院自2018年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簡稱攬才專法)」,推出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以及重入國許可四證合一的「就業金卡」,爭取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數位等領域的特殊專長,或經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具有特殊專長者,建構更友善的工作及居留環境,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留台。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官員表示,疫情期間,就業金卡突飛猛進地成長,斜率明顯趨於陡峭,這些人才「好康道相報」,就業金卡就此打響知名度,核發數量穩定攀升,到2024年正式破萬張。

國發會統計,2018年至今,就業金卡累計核發數為1萬3191人次,金卡國籍數已經破百達101國,除了大眾熟悉的英美德法日韓星港等,巴基斯坦、拉脫維雅、斯洛伐克、埃及、伊朗、立陶宛、俄羅斯也在列。

多數巴基斯坦金卡持卡人是在台取得學位後申請,從事工作偏向學術研究;也有不少拉脫維亞持卡人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引進陀螺儀技術,偏向國防研究;埃及的持卡人多有博士學位,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或進入科技業工作;伊朗絕大多數持卡人都有博士學位,以教育或是科技領域名義申請金卡。

日本在2022年擠進前3名後,人數持續成長,穩居就業金卡持卡人第3大國別。國發會官員表示,日本除了地理位置接近,也因台日經貿往來密切,在台日商數量不少,雖然受聘僱的日人可由公司協助申請工作簽,但就業金卡彈性更大且條件更優惠,不少人便直接申請就業金卡。

值得注意的是,以軟實力著稱的印度,來台申請就業金卡人數持續走揚,排名僅次於日本,位居第4。

國發會官員表示,印度科技、軟體能力很強,已將印度班加羅爾列為國際攬才重點區域,國發會運用AI大數據分析,同時透過Talent Taiwan中心經營LinkedIn、FB等平台,鎖定印度人才社群,進行精準推播與線上溝通;另一方面,結合駐地台灣商會、校友會及僑界組織建立在地網絡,推動實體博覽會與海外基地協作,擴大人才觸及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