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正式報關 VS 買單報關,有什麼區別?
[正式報關]
《1》企業自有進出口權
《2》完整報關單證(合同、發票、裝箱單等)
《3》可享受增值稅抵扣
《4》適用於長期穩定業務
[買單報關]
《1》借用他人進出口資質
《2》僅需基礎貨物資訊
《3》無法享受稅收優惠
《4》適合臨時性業務
(想像你想參加一場超酷的 “進口派對”,但沒入場券(進出口權),咋辦?買單報關就像花點小錢,從有票的大佬那買張二手票,用大佬的身份入場!具體來說,就是沒進出口權的企業或個人,花錢買有資質公司的報關單據(報關單、裝箱單、發票這些 “通關三件套”),借別人名義把貨進入國門。)
二、適用場景詳解
- 正式報關”黃金套餐”
大宗商品進口(如整櫃機械設備)
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業務
長期合作的供應鏈採購
案例:某製造企業從德國進口生產線,通過正式報關可抵扣13%增值稅,單票節省稅款超50萬元 - 買單報關”靈活方案”
樣品進口(單票<5000元)
個人物品清關
緊急臨時進口需求
案例:某設計師從義大利進口3套樣品傢俱,選擇買單報關3天完成清關
三、操作流程對比
[A]: 正式報關全流程:
簽訂合同→ 辦理許可證→ 準備單證→ 申報納稅→查驗放行(平均5-7個工作日)
[B]: 買單報關流程:
提供貨物資訊→ 委託報關行→ 繳納稅費→ 查驗放行(平均2-3個工作日)
四、報關- 買單 比較
正式報關 | 買單報關 | |
申報主體 | 企業自身 | 代理企業 |
單證要求 | 完整貿易單證(合同/發票/提單等) | 基礎貨物資訊,裝箱單,商品申報要素 |
稅務處理 | 可抵扣增值稅 | 全額繳稅無抵扣 |
時效週期 | 5-7工作日(需單證審核) | 2-3工作日(快速通道) |
成本構成 | 關稅+增值稅+代理費 | 綜合包乾費(含稅) |
海關稽查 | 企業自主應對 | 由代理企業承擔 |
資料積累 | 形成企業通關記錄 | 不計入企業信用 |
後續服務 | 可申請退稅/補稅 | 一次性服務 |
典型場景案例庫
[ 必須正式報關的5種情況:]
(1)加工貿易進口(手冊核銷)
案例:某電子廠進口保稅料件,必須自主申報完成核銷
(2)減免稅設備進口
案例:高校進口科研設備,需憑《征免稅證明》申報
(3)大宗商品交易
案例:某貿易公司進口200噸電解銅,涉及信用證結算
(4)特許經營商品
案例:醫療器械進口需提供註冊證
(5)長期供應鏈業務
案例:汽車零部件月度採購計畫
[ 適合買單報關的6種場景: ]
(1) 設計樣品進口
案例:服裝公司進口米蘭時裝周樣衣(價值3800元)
(2) 個人海淘大件
案例:留學生回國托運鋼琴
(3) 展會物資臨時進口
案例:進口參展設備(6個月複運出境)
(4) 緊急備件採購
案例:工廠生產線突發故障需緊急進口配件
(5) 跨境電商B2C
案例:代購網站日本直郵商品
(6) 小額貿易試單
案例:新供應商首次小批量測試訂單
(7) 個體戶小企業,沒有海關登記核銷
五、重要風險提示
⚠️ 買單報關三大紅線:
(1) 嚴禁偽報品名(海關行政處罰案例)
(2) 禁止低報價格(2023年海關重點稽查項)
(3) 特殊商品需許可證(如醫療器械、食品等)
特別提醒:根據海關總署2024年新規,建議:
- 保留完整貿易憑證至少3年
- 提前做好HS 海關編碼預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