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捷運,在地下車站,其建築設計,都是外側是牆壁,內側提供乘客下車出站與換線轉乘。
臺北一般當列車車輛進站時,先下後上。 可是有些車站,如臺北車站的板南線,忠孝復興站,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搭乘人員流量之多,豈是30年前規劃能想到的?
這就是臺灣島民的眼光短淺,臺灣政府與民意機構,常常有國外考察的經費項目,甚至有一位市長 1/3 – 1/4 的上班時間都在國外,有如他重溫舊夢在當『外交部長』。臺灣各政府單位這麼多考察,對於施政建設,不見有宏遠廣大的眼光,視野。
我提供一下大流量的捷運車站設計,
車站建有3個月台,列車軌道在兩側,中間月台是「下車乘客」,軌道另一側(靠外側) 是上車旅客,列車一進站,先開啟中間月台車門,乘客直接下車,一秒鐘之後,開啟外側車門,「上車乘客」直接進入車廂,進出人流沒有穿插衝突,有順序一進一出,進出同一個方向。同步進行,加速人員流動。
不需要搞『先下後上』的文明禮讓,等下車乘客出來,其他人才開始上車。浪費一半的靠站時間。
↓ 兩條路線交會轉乘 ↑
↑ 五張照片, 皆是同一個車站
B2 左右行軌道
B3 上下行軌道
二條路線十字交會在不同樓層B2 + B3,此乃1970年代通行的地下鐵METRO
臺北 199X 年設計一個大流量車站,建設三個月台有困難嗎? 可是對於車站地下商店街卻是花了不少面積與心思。車站的功能,本末倒置。
記得廣州地鐵的『花園』站,是類似設計, 三個月台, 你們還笑中國比不上臺灣嗎 ?
但是廣州地鐵的『琶州站』 會展中心,對一個超級大的「琶州展覽館」則是太小規模的設計,實在不當,當下午5點廣交會展覽打烊時,太多太多人擠到地鐵站,狹窄的兩側雙月台設計,上車乘客塞爆了。
未來臺北市忠孝東路4段,國父紀念館捷運站,當大巨蛋活動散場時,是不是會塞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