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說:有慧根的人,不是天天誦經念佛,而是有這三種境界
《大智度論》中記載,文殊師利菩薩在眾菩薩問修行法門時,曾說出一段驚人之語:
“真實慧根不在經卷,而在日用中見性。”
有人說這是在否定誦經念佛的重要性,也有人說這是在鼓勵人們放下修行。
其實都不完全正確。
文殊菩薩此言,正是為了警醒末法時代眾生:
日日夜夜誦經念佛,皆是無用,只有找到正確的境界,才是證道正途。
唐代有一位禪師,法號智通,年幼時就展現出超人的悟性。七歲那年,他在寺院裡聽僧人誦《金剛經》,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寺裡的長老們都說這孩子天資聰穎,必成大器。
智通十五歲時,已經精通三藏十二部經,無論是誰來請教佛法,他都能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漸漸地,他的名聲傳開了,不少人慕名而來,向他請教佛法。
智通也因此生出幾分傲氣,覺得自己的佛法修為已經很高。一日,他正在院中背誦經文,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僧從外面走過,聽見他的誦經聲,停下腳步。
智通見有人駐足聆聽,聲音不自覺地放大了幾分。那老僧聽了一會兒,忽然笑道:”小師傅,你背得倒是很熟。”
智通心中得意,說道:”不敢當,我從小就在寺裡長大,這些經文早就爛熟於心了。”
老僧卻搖搖頭:”可惜,可惜。”
智通聽了這話,不禁有些惱火:”老師父此言何意?難道我背得有錯?”
老僧說道:”你背得沒錯,但是你只得其文,未得其義。”說完轉身就走。
智通被這話點醒,連忙追上去:”請老師父指點。”
老僧停下腳步,說道:”你每天誦經,可曾想過經中說的是什麼?你引經據典回答別人的問題,可曾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你說自己通曉三藏,可你的心行可與經中所說相應麼?”
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智通啞口無言。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雖然能背誦經文,卻從未真正理解經中的深意。
老僧見他如此,便說:
“文殊菩薩曾說,真正有慧根的人,修行不在念誦多少經文,而在於三種境界的體現。你可知是哪三種境界?”
智通恭敬地說:”請老師父開示。”
老僧正要回答,天色忽然暗了下來,一陣狂風刮過。
等智通睜開眼時,老僧已經不見了。只見地上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著:
“若要明白三種境界,且隨我到峨眉山來。”
智通心中大急,立刻收拾行裝,準備啟程。這時,寺裡的方丈聽說此事,叫住了他:”你可知那老僧是誰?”
智通搖頭。方丈說道:”據你描述的相貌,那位老僧極可能是峨眉山的無垢禪師。他早年拜文殊菩薩為師,得到真傳,最後在峨眉山悟道。
只是他為人古怪,從不輕易收徒。你能得他指點,是莫大的福分。”
智通聽了,更加堅定了前往峨眉山的決心。他連夜啟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峨眉山下。
來到峨眉山的智通,在山中苦尋多日,終於在一處簡陋的茅庵中找到了那位老僧。
老僧見他誠心求法,欣然道:
“既然你誠心前來,我就告訴你文殊菩薩所說的三種境界。只是這三種境界,可不是用嘴說說那麼簡單。”
說著,老僧帶著智通走進茅庵。
“文殊菩薩說的第一種境界,就是 ‘心如明鏡’。”
“何為’心如明鏡’?”
“明鏡無私,物來即現,物去即空。真正有慧根的人,心中不存偏見,不起分別,不執著於任何境界。就像一面明鏡,如實反映一切,卻不為外物所動。”
他指著茅庵外的一片竹林說:”你看那竹子,風來時搖曳,風去時挺立,隨緣而動,卻不失其性。我們的心也應該如此,能觀照一切,卻不被外境所轉。這就是第一重境界。”
智通若有所思。老僧繼續說:
“第二種境界是 ‘處處是道場’。“
“這話怎講?”智通問道。
“很多人以為,修行一定要在寺院裡誦經拜佛。其實不然,真正有慧根的人,知道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修行的機會。砍柴擔水,耕田種地,與人交談,處理俗務,無不是修行。”
他拿起身邊的一個破碗,說:”你看這只碗,它盛飯時是飯碗,盛水時是水碗,不用時就空著。它從不抱怨自己的角色,也不執著於任何一種身份。我們的修行也應該如此,隨緣應物,處處作道場。”
智通恍然大悟:”原來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態。”
第三種境界。
也是最重要的一種。 “處處見如來.”
智通正要發問,老僧抬手制止:”且聽我說完。很多人總覺得佛在很遠的地方,所以整天誦經拜佛,希望能夠親近佛陀。殊不知,佛性本自具足,無處不在。”
“真正有慧根的人,能在一花一草中見佛性,在一言一行中見佛心。他們不是用眼睛去尋找佛,而是用智慧之眼去體會佛性的遍在。
就像陽光照耀大地,不會分別這是高山還是低谷,佛性也是如此,遍滿一切處。”
智通聽到這裡,忽然淚流滿面:”我終於明白了。以前我只知道背誦經文,卻不知道經中的真意。我執著於文字相,卻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
老僧欣慰地說:”你能有這樣的領悟,說明你的慧根已經開始發芽了。文殊菩薩說的這三種境界,就是要告訴我們: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地。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照的智慧,是在與人交往中體現慈悲的胸懷,是在處理俗務時保持清淨的心。”
智通在峨眉山上住了三年,在老僧的指導下逐漸契入這三種境界。後來他回到原來的寺院,成為一代高僧。
“修行不在經卷上用功,而在日用中見性。你若能在生活中時時保持明鏡般的心,處處以世界為道場,念念與佛心相應,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佛教界普遍認為,這三種境界正是文殊菩薩智慧法門的精髓所在。
《大智度論》中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
真正的智慧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不可以言語道出,不可以思維揣測,只能在實踐中去體會。
真正的修行不在表面的形式,而在內心的證悟。如果能夠做到心如明鏡,了了分明而不染著;視處處為道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時時見如來,處處見佛性,那才是真正有慧根的人。
就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