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上的EXW、FOB、CFR、CIF、DDP區別與風險劃分,費用承擔

國際貿易上的EXW、FOB、CFR、CIF、DDP區別與風險劃分,費用承擔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簡稱Incoterms)是由國際商會(ICC)制定的一套國際貿易術語規則,用於明確買賣雙方責任、費用和風險劃分的標準化條款,其核心作用在於簡化交易流程、促進合同達成並減少爭議。

以下是 EXW、FOB、CFR、CIF、DDP 五大常用國際貿易術語的 核心區別、風險劃分及適用場景 ,基於 Incoterms® 2020 規則整理:

[一]. 主要對比

貿易條件風險轉移點賣方責任買方責任費用負擔分攤
EXW貨物交買方指定地點工廠交貨,不負擔裝貨運輸保險全程運輸,保險,清關,費用買方承擔所有費用
FOB貨物裝上船出口清關,貨物運至港口並裝船安排海運,保險,後續費用賣方付至裝船費,買方付保險/海運費
CFR貨物裝上船出口清關,安排海運至目的港購買保險,目的港費用,進口清關賣方付運費,買方付保險及後續費用
CIF貨物裝上船出口清關,海運,最低保險成班卸貨費,進口清關,後續風險賣方付運費,保險,買方付目的港卸貨費
DDP貨物交買方指定目的地全程運輸,保險,進出口清關,繳稅僅接收貨物賣方承擔所有費用(含關稅)

[二]、風險與責任詳解

(1). EXW(Ex Works 工廠交貨)
風險點:買方自提貨起承擔全部風險(包括工廠內裝貨損壞)。
適用場景:買方在出口國有代理,熟悉清關流程(如跨境電商海外倉備貨)。
典型爭議:若賣方未協助裝貨,買方可能拒收未妥善包裝的貨物。

(2). FOB(Free On Board 裝運港船上交貨)

風險點:
裝船前風險歸賣方(如碼頭火災導致貨損)。
裝船費用爭議:需明確是否包含理艙費(FOB Stowed)。
適用場景:買方控制海運(如指定貨代),賣方不願承擔運費波動風險。

(3).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

風險點:
賣方需及時發送裝船通知(否則買方可能錯過投保時間)。
買方承擔運輸途中的貨損風險(未投保情況下)。
適用場景:賣方有穩定船公司資源,買方希望節省運費談判成本。

(4).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險+運費)

風險點:
賣方投保僅覆蓋 最低險別(如CIC平安險),買方需確認是否追加險種。
目的港滯期費(Demurrage)通常由買方承擔。
適用場景:買方缺乏保險管道或希望簡化流程(如中小型進口商)。

(5). 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稅後交貨)

風險點:
賣方需掌握目的國 關稅政策(如反傾銷稅變化可能導致成本激增)。
若進口清關延誤,倉儲費及罰金由賣方承擔。
適用場景:賣方在目的國有子公司或專業清關代理(如品牌商直郵零售)。

[三]、費用劃分對照

費用 EXW FOB CFR CIF DDP
出口報關費BUYerSellerSellerSellerSeller
裝運費BUYerSellerSellerSellerSeller
海運費BUYerBUYerSellerSellerSeller
保險費BUYerBUYerBUYerSellerSeller
進口關稅BUYerBUYerBUYerBUYerSeller
目的港卸貨費BUYerBUYerBUYerBUYerSeller

[四]、術語選擇建議

優先賣方控制權:
新手買方 → CIF(賣方包運+保)
目的國關稅複雜 → DDP(賣方全包)

優先買方控制權:
大宗商品 → FOB(買方指定船公司壓價)
買方有進口資質 → EXW(降低成本)

平衡風險:
高價值貨物 → CIF+一切險(避免運輸風險)
政治不穩定地區 → DAP(避免DDP的關稅風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