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能碰到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清大核工李x/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欺騙社會幾十年,搞到百姓像井蛙一樣在井底鬼打牆。
【Q1:核廢怎麼處理?】
A1 :核廢怎麼處理,本來全世界很多年前就都知道:
(A)[高階核廢,冷卻數十年後【深地質處置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11就已經出版[深地質處置]的規範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www.iaea.org%2Fpublications%2F8535%2Fgeological-disposal-facilities-for-radioactive-waste%3Ffbclid%3DIwZXh0bgNhZW0CMTAAAR0yfqOJOKq6kqOoMTDGwyxSukOIK50O5PY8Gz9psOpsK-ywFBwqK_kWxvE_aem_i8tFVjSD1ADM-nbzobHQkg&h=AT22YYEwwxIh0LlEANhNCqEQBVI74uloz1aNInAV8YnzktGZzomOuCsl1hDge31N8BzNxGMEZu8j2z6wsPUg_oa14f9Lcx0ZSs3FNxwTAEKWYP0InwdXJdBn0s3jvLwNb18
(B)[中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Near Surface Disposal】]。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14就已經出版[近地表處置]的規範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www.iaea.org%2Fpublications%2F10567%2Fnear-surface-disposal-facilities-for-radioactive-waste%3Ffbclid%3DIwZXh0bgNhZW0CMTAAAR1Xikgc_vo-VAs4lXh06qErBF7PPJ0rfM536O5k8MZPiUxbuO-ZVKmqA28_aem_b5czSA8IjA86f1-7FZigXg&h=AT22YYEwwxIh0LlEANhNCqEQBVI74uloz1aNInAV8YnzktGZzomOuCsl1hDge31N8BzNxGMEZu8j2z6wsPUg_oa14f9Lcx0ZSs3FNxwTAEKWYP0InwdXJdBn0s3jvLwNb18
本來應該跟社會宣導IAEA核廢安規,然後穩扎穩打的推動,讓人民信任會很安全,就能結案。結果現在都過了這麼多年,清大核工李x/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還在欺騙社會,不講正解。而政府核安會/台電一堆清大核工的徒子徒孫也都被騙。既然【產(台電)學(清大核工)官(核安會)】都被騙得團團轉,台灣當然就處理不了核廢。
【Q2:高階核廢為什麼要冷卻數十年?】
A2:高階核廢深埋場為甚麼還很少,不是因為沒辦法蓋,主要是高階核廢要【數十年冷卻】直到溫度低到【深埋場設計的工作溫度】才能深埋(至少要低於沸點來確保膨潤土鎖水功能)。【溫度達標就要趕快埋】,才能最小化乾貯的風險與監管/折舊費用。
所以各國都會在核廢方案定案後等冷卻幾十年才開始蓋深埋場,最好冷卻到溫度一達標就剛好完工能送去深埋,深埋場沒有閒置時間,最為省錢。深埋場造價每一千億,年息每1%,提前一年施工完工但閒置一年的話,等於吃虧少拿10億利息。
冷卻期間可以用很多年的時間做嚴謹的選址。如果地質實驗不嚴謹,像美國的Yucca Mtn.核廢場變成規格不符(逕流水實際數據與當初實驗不合),就糗了。
(1)像芬蘭早就決定要深埋,但是設計上是要等待冷卻40年,讓輻射降到1/1000
https://www.posiva.fi/en/index/finaldisposal/long-termsafety/spentfuel.html?fbclid=IwY2xjawGqTf1leHRuA2FlbQIxMAABHff—xil_PAZgJ9HtOBcnHQRGLkWb2Df_BELiSIOQ1RMLh2aqlgHwOJ_A_aem_JJPH_a984EbaeVKmIuOsKA
然後估算深埋場的工作溫度,據此進行設計施工。芬蘭的設計是深埋最高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下
. https://youtu.be/A9vWhoT_45s?t=334
(2)像法國有做乏燃料再處理,再處理後的高階核廢大約攝氏350度,也要等待數十年降到攝氏90度,才到法國深埋場可以裝的狀況,所以不會太早蓋深埋場
https://www.andra.fr/les-dechets-radioactifs/tout-comprendre-sur-la-radioactivite/classification?fbclid=IwY2xjawGqeOFleHRuA2FlbQIxMAABHVeKSBz–j5UCziVeHTqoSsEXs88nSt8znfo7mTwxk-JTFu475lUqaoDbw_aem_b5czSA8IjA86f1-7FZigXg
Près de 350 °C en moyenne par colis ! Cette chaleur diminue progressivement avec le temps en raison de la décroissance naturelle de leur radioactivité. Avant de pouvoir être stockés, ils devront d’abord être entreposés plusieurs dizaines d’années pour atteindre une température de 90 °C.(每個封裝的平均溫度接近 350°C! 由於其放射性的自然衰變,這種熱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 在深埋之前,它們必須【先儲存幾十年】,達到 90°C 的溫度。)
(3)像日本內閣府原子力委員會的原子力白書,也講日本把乏燃料送到英/法再處理,之後送回日本還有200度的高溫,要冷卻大概30~50年。
製造直後の表面温度が200℃を超えるため、発熱量が十分小さくなるまで地上の貯蔵施設で30年から50年間程度保管されます。
……
這本來應該是全世界核能/核廢專責單位都知道的事情,在台灣卻因為清大核工李x/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欺騙社會幾十年,搞到全台井蛙都跟著在井底鬼打牆幾十年,跳不出來。
【Q3:世界各國核廢專責單位的宣導網站(實例)】
核廢怎麼處理,全世界很多年前就都知道。核能國家也都會有宣導。
但台灣擁核反核都有一堆井蛙,在井底鬼打牆幾十年,都東拉西扯不知道答案的傢伙,當然就處理不了核廢。
【芬蘭Posiva】
地質最終處置
https://www.posiva.fi/en/index/finaldisposal/geologicalfinaldisposal.html?fbclid=IwY2xjawGqTl1leHRuA2FlbQIxMAABHSLHHLCKmlxLvlIebkXMgZyPdJRskMDy6AHPr7db2bkS3mfRZwonYXfAjg_aem_pxbYZXe6CqAeTwU-fab-rA
乏燃料的處理說明
【歐盟 歐盟指令 2011/70/Euratom】
核廢處理框架,第23點講:高階核廢深地質處置/中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32011L0070&qid=1397211079180&fbclid=IwY2xjawGqdupleHRuA2FlbQIxMAABHQu0v2vzOyRY9uGGu0NXt2CtKqQGUaPj5Vg3acz3JRGCFGCtUMB2Jd4ccA_aem_01u8PQrfvzQO_KsiNWkMTA
【中國政府 】
核安全法,第40條講:高階核廢深地質處置/中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
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2110/t20211028_958223.shtml?fbclid=IwY2xjawGqdvhleHRuA2FlbQIxMAABHQu0v2vzOyRY9uGGu0NXt2CtKqQGUaPj5Vg3acz3JRGCFGCtUMB2Jd4ccA_aem_01u8PQrfvzQO_KsiNWkMTA
【比利時ondraf】
高階核廢地質處置/中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的簡介
https://www.ondraf.be/stockage?fbclid=IwY2xjawGqdwlleHRuA2FlbQIxMAABHYy5lOy_TFXzUif66KAfg8eAdBdO3t7_tiNDIp7dN6Q1pzH5nyn-zgK_6g_aem_sPBE1JmKuGykosdSS2Z5Bg
【加拿大nwmo】
高階核廢地質處置簡介
【法國ANDRA】
高階核廢地質處置簡介
【英國政府官網】
介紹地質處置
https://www.gov.uk/guidance/geological-disposal?fbclid=IwY2xjawGqd0lleHRuA2FlbQIxMAABHYy5lOy_TFXzUif66KAfg8eAdBdO3t7_tiNDIp7dN6Q1pzH5nyn-zgK_6g_aem_sPBE1JmKuGykosdSS2Z5Bg
說明為什麼要埋地底下做地質處置
https://www.gov.uk/guidance/why-underground?fbclid=IwY2xjawGqeJ1leHRuA2FlbQIxMAABHVeKSBz–j5UCziVeHTqoSsEXs88nSt8znfo7mTwxk-JTFu475lUqaoDbw_aem_b5czSA8IjA86f1-7FZigXg
【瑞士zwilag】
核廢地質處置簡介
【日本內閣府原子力委員會】
原子力白書
【韓國KORAD】Korea Radioactive Waste Agency
高階核廢地質處置簡介
https://www.korad.or.kr/korad-eng/html.do?menu_idx=30&fbclid=IwY2xjawGqd7hleHRuA2FlbQIxMAABHQu0v2vzOyRY9uGGu0NXt2CtKqQGUaPj5Vg3acz3JRGCFGCtUMB2Jd4ccA_aem_01u8PQrfvzQO_KsiNWkMTA
【Q4: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的【選址】】
A4:至於高階核廢場選址,台灣不管擁核反核,都像井蛙在井底鬼打牆。其實世界各核能國家,對於高階核廢場選址,都在向前推進。
(1)瑞士知道核廢場選址要克服很多困難,十幾年前就開始推動,然後用最嚴謹最科學的調查,花十幾年的時間確認最安全的地質條件。瑞士Nagra 於 2022 年 9 月宣布 Nördlich Lägern 為最安全的深層地質處置庫地點。
https://nagra.ch/en/knowledge-centre/site-selection-process
(2)法國2009開始選址,也早就確定場址,並且和當地利害關係人做了許多溝通。
(3)德國也按部就班進行高階核廢場選址程序。本來預計2031年前完成選址。
https://e-info.org.tw/node/227168
後來修改探勘的時程,延到2074年完成選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8070373.aspx
(4)美國則是1982就國會通過高階核廢場的場址在Yucca Mtn.
https://www.nrc.gov/waste/hlw-disposal.html
(5)芬蘭不但早就選好場址,都要蓋好營運了
世界核學會有人整理各國高階核廢場進度
世界各核能國家,對於核廢場選址,都在向前推進。就台灣搞到不分擁核反核像是一群井蛙在井底鬼打牆,轉不出來。
瑞士花十幾年做各種地質探勘/地質實驗,都已經在2022做完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的選址了,台灣卻因為清大核工李x, 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的詐騙和阻撓,到現在連地質實驗都還沒啟動。所以想推進選址,變成還要先處理清大核工這些奸臣才行了啊。
【Q6:國際法嚴格限制『境外處置』】
A6:台灣有的擁核,總愛幻想核廢料送國外處理就不用拿回來,根本上是違反國際共識的。國際法的共識是優先在國內做最終處置。
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
序言 (xi) 深信就與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相適應而言,此類物質應當在其產生的國家中處置…
(xii) 認識到任何國家都有權禁止外國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進入其領土;
【Q7:『乾貯場』議題的解法】
A7:核一乾貯幾十年來搞不定,還不就是清大核工葉宗x/王伯x/李x等無恥賣國賊,拼命亂推各種燒大錢但沒解決問題的賣國方案,才會卡在那邊。
本來用過燃料棒正確的解法是【(1)水池冷卻數年=>(2)過渡冷卻數十年,乾貯濕貯都可以,直到燃料棒溫度降到深埋場工作溫度達標=>(3)深地質處置,不用再花維護費】
但是台電被清大核工這堆騙子層出不窮的謊言所騙,(a)一開始台電被清大核工李x, 葉宗x 等賣國賊所騙,誤以為一定要做境外再處理,其實核廢料再處理是賣國廢招而已,化學反應原子不滅,連一顆核廢原子都沒因此消失!
(b)台電又被騙誤以為只能乾貯,其實濕貯也可以。瑞典的SKB-CLAB就是繼續用水池冷卻。瑞典過渡貯存場CLAB簡介如下
(c)後來台電又被騙誤以為乾貯比濕貯安全,其實只要合格的冷卻場地都可以。美國核管會NRC就講不論乾濕,只要合格,安全就是等價的。
https://www.nrc.gov/waste/spent-fuel-storage.html
『The NRC believes spent fuel pools and dry casks both provide adequat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re is no pressing safety or security reason to mandate earlier transfer of fuel from pool to cask. NRC 認為乏燃料池和乾貯桶都能為公衛、安全和環境提供充分的保護。因此,沒有緊迫的安全或安保原因要求提前將燃料從池轉移到桶中。』
(d)後來台電又講不出乾貯要多久,
其實台電參考的瑞典/芬蘭作法是要水冷40年等衰變熱降到夠低。0
『 When spent fuel is disposed of after 40 years, only one thousandth of the original radioactivity will remain. Upon final disposal, the canister walls and a few metres of rock are enough to stop the radiation released by spent fuel entirely. 40年後處置乏燃料時,只剩下原始放射性的千分之一。最終處置後,罐壁和幾公尺的岩石足以完全阻止乏燃料釋放的輻射。 』
改成乾貯也該40年。這是基於衰變熱與半衰期做計算,跟乾濕無關。所以乾貯系統可以參考美規(40年),水土保持也該依此年限進行設計施工。
https://www.nrc.gov/waste/spent-fuel-storage/faqs.html
『Dry casks are licensed or certified for up to 40 years, with possible renewals of up to 40 years. 乾貯桶的許可或認證期限長達 40 年,並可能續展長達 40 年。』
(e)後來台電又被葉宗x所騙,誤以為乾貯場只該室外不該室內,其實只要安全達標,室內/室外安全是等價的。
(f)後來台電又不肯承諾40年要移走,誤以為不知道深埋場要蓋多久。其實只要冷卻到溫度達到深埋場工作溫度,就該移去深埋,不移走還要每天每年花錢監管。所以深埋場的預計完工日本來就是冷卻40年的那一天。太早完工閒置等於少賺利息,太晚完工等於多花監管費。…台電被騙得團團轉,當然乾貯場會卡在那邊。
……核一乾貯幾十年來搞不定,還不就是清大核工葉宗x/王伯x/李x等無恥賣國賊,拼命亂推各種燒大錢但沒解決問題的賣國方案,才會卡在那邊。
【Q8:為何『核廢再處理』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清大核工李x/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過去欺騙馬英九政府要做核廢料再處理,其實[核廢再處理]會【白花幾百億到幾千億】,並且使用土地比單純乾貯大上幾十倍!但化學反應原子不滅,卻連一顆核廢原子都沒因此減少!之後還是一樣要乾貯深埋!李x等人瞎吹這賣國方案根本是不知廉恥。
(ref 1)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預估境外再處理預算,試做一百多億,立委指出全做超過2400億。
(ref 2) 荷蘭COVRA,接收再處理完畢之後返還的各種放射性物質,用到20公頃的土地,比台灣核一乾貯場0.45公頃大上幾十倍。
https://www.covra.nl/en/radioactive-waste/storage/
【Q9:為何『核廢再利用』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清大核工李x, 葉宗x等無恥賣國賊,過去欺騙台灣社會做核廢料再利用,但其實【用過核燃料又是高階核廢料】!蓋廠使用土地比單純乾貯大上好幾十倍到幾百倍!但用過核燃料又是高階核廢料!不但沒解決核廢問題,反而製造新的核廢讓問題更大!之後還是一樣要乾貯深埋!李x等人這賣國方案根本是卑劣無恥。
(ref)
按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第二條,用過核燃料是高放射性廢棄物。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160079
科學上的解釋:不管哪種核子反應爐,只要是做核分裂,就會分裂出各種大大小小的碎片,叫做核分裂產物(Fission Products)。其中有好幾種放射性同位素會散發大量衰變熱。像美國核管會NRC就有稍微解釋Fission Products
科學上的解釋:不管哪種核子反應爐,只要是做核分裂,就會分裂出各種大大小小的碎片,叫做核分裂產物(Fission Products)。其中有好幾種放射性同位素會散發大量衰變熱。像美國核管會NRC就有稍微解釋Fission Products
『The fission creates radioactive isotopes of lighter elements such as cesium-137 and strontium-90. These isotopes, called “fission products,”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heat and penetrating radiation in high-level waste. 鈾原子分裂,產生用於發電的能量。裂變產生較輕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銫 137 和鍶 90。這些同位素被稱為“裂變產物”,是高放射性廢棄物中大部分熱量和穿透輻射的來源。』
…如果沒有循環水冷卻用過燃料棒,其中的核分裂產物甚至可以把燃料棒加熱到上千度高溫,讓燃料棒護套的鋯合金跟水蒸氣產生鋯水反應把水分解出氫氣,碰到火花就會氫爆。這就是福島核災的起因。
【Q10:為何『MOX再生核燃料』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MOX燃料再利用] 核廢料是高溫高輻射,加工費昂貴,做 MOX燃料會比普通核燃料貴好幾倍。如果以核三廠的體量(全壽期40年總發電超過5000億度)都用MOX燃料,會【多花幾千億到幾兆的燃料費】!並且又另外蓋廠使用土地又比單純乾貯大上好幾十倍到幾百倍!但用過燃料棒又是高階核廢料,卻只會製造新的核廢!之後還是一樣要乾貯深埋!李x等人這賣國方案根本是恬不知恥。
【Q11:為何『核嬗變/核變換/ADS/次臨界加速器』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關於【核嬗變】是李x等無恥奸臣在詐騙。其實幾十年前就已經全世界都知道【核嬗變不能解決核廢問題】(核嬗變/Transmutation/分離與嬗變/Partitioning and Transmutation/P&T/核變換/ADS/次臨界加速器/…都是同一件事,但清大核工李x, 葉宗x等無恥奸臣會輪流偷換名詞詐騙,也讓人覺得很煩)
(0)20年前OECD/NEA的報告【Accelerator-driven Systems (ADS) and Fast Reactors (FR) in Advanced Nuclear Fuel Cycles】,有全面性整理ADS的資料。pdf頁號第294頁10.2一般結論有講還是需要地質處置。所以全世界核能國家都在20年前就知道核嬗變這是廢招了。
(1)ADS反應爐從上個世紀喊到現在,但是連【比利時】的ADS實驗爐MYRRHA都要等到2023~2033才做好,更不用說商轉了。而且就算等幾十年後商轉,比利時也只講【ADS反應爐只能[減少]核廢料,無法[消除]核廢料】。因為它對原先的核廢料做嬗變的時候,會產生新的高階核廢料,還是需要乾貯跟深埋。【請估狗比利時核能研究單位SCK CEN對MYRRHA的介紹】
(2)【法國】在2006就已經官方否決最終處置用核嬗變,因為還是要蓋深埋場。 【Partitioning and transmutation does not therefore eliminate the need for deep disposal.】([分離與嬗變]並不能消除深度處置的需要。)【請估狗法國核廢專責單位ANDRA對高階核廢深埋場Cigéo的介紹】
(3)【英國】也早就官方否決最終處置用核嬗變/核變換。英國政府官網有講Alternatives to geological disposal have been carefully considered and we continue to keep options under review. At present, they are all either 【not technically achievable (for example: converting the waste to non-radioactive material)】,[技術上達不到(舉例來講,把核廢料轉換為沒有輻射的物質)] 【請估狗英國政府對英國稱為GDF的地質處置的介紹】
https://www.gov.uk/guidance/why-underground
(4)【中國科學院】也早就知道不管是快中子反應爐還是ADS反應爐,都不能取代地質處置深埋。中國科學院網站有講:【不论是快堆还是ADS,都不能消灭而只能减少MA和LLFP。所以,地质处置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待处置的高放废物量将大大减少。】【請估狗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能放射化學實驗室對分離嬗變技術的介紹】
http://shiweiqun.weebly.com/9.html
(5)【日本】國立的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對ADS的介紹,也早就講最後還是有高階核廢要地質處置。(以下連結中,附圖藍框文字:
https://snsr.jaea.go.jp/en/pt/pt.html
……全世界核能國家,十幾二十年前,就已經都知道核嬗變/ADS/次臨界反應器沒解決核廢問題,但是台灣擁核騙子還當作法寶招搖撞騙,真的很不要臉。
【Q99:如何澄清核能方面各種謊言:集中FAQ平台/白皮書】
A99:解法應該參考日本做白皮書,然後對各項問題做FAQ
5-2 科学的に正確な情報や客観的な事実(根拠)に基づく情報体系の整備と国民への提供
原子力委員会は2016年12月、理解の深化に向けた根拠に基づく情報体系の構築についての見解を取りまとめました。同見解では、国民が自らの関心や疑問に応じて自ら検索し、必要に応じて専門的な情報までたどれるように、一般向け情報、橋渡し情報、専門家向け情報、根拠等の各階層をつなぐ情報体系を整備することの必要性を指摘しています。
(5-2 基於科學準確的資訊和客觀事實(理由)開發並向公眾提供資訊系統
2016年12月,原子能委員會編制了關於建立實證資訊系統以加深理解的意見。該觀點將公眾資訊、橋樑資訊、專家資訊、證據等各層資訊相互聯繫起來,使公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問題自行搜索,並根據需要追蹤專業資訊。)
如果清大核工這些賣國賊還敢狡辯,那就只能政府辦【聽證會】(不是只有公聽會),要他們【具結作證】,還敢說謊就按刑法偽證罪來法辦它們,每個賣國謊言判七年,一罪一罰,才能把他們關到死。
【Q1:核廢怎麼處理】
【Q2:高階核廢為什麼要冷卻數十年】
【Q3:世界各國核廢專責單位的宣導網站(實例)】
【Q4: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的選址】
【Q5:低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的選址】
【Q6:國際法嚴格限制『境外處置』】
【Q7:『乾貯場』議題的解法】
【Q8:為何『核廢再處理』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9:為何『核廢再利用』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10:為何『MOX再生核燃料』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11:為何『核嬗變/核變換/ADS/次臨界加速器』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12:核廢上太空,為何不可行】
【Q13:核廢丟海底,為何不可行】
【Q14:等未來核廢科技,為何不可行】
【Q15:核廢一直放地上長期貯存,為何不可行】
【Q16:各種新式反應爐,為何都不可能解決核廢問題】
【Q17:為何轉移焦點到化學品強酸強鹼,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18:為何轉移焦點到重金屬,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19:為何轉移焦點到煤灰,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20:為何轉移焦點到風機廢棄物,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21:為何轉移焦點到太陽能板廢棄物,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Q22:為何轉移焦點到二氧化碳,也解決不了核廢問題】
…
【Q99:如何澄清核能方面各種謊言:集中FAQ平台/白皮書】
1970年核准興建的核一廠,為台灣電力運轉40載,提供豐沛的電力,2019年,核一廠正式進入歷史,開始除役階段,目前已陸續拆除鐵塔、氣渦輪機等設備,並規劃建置室內乾貯設施,循序漸進並時刻透過各項環境計畫監測確保環境安全,並時刻關心在地民眾。
台電公司未來也將持續用專業嚴謹的態度來辦理除役作業,更將持續與地方鄉親溝通,將各方意見納入監督體系中,建立彼此共識,維護居民安全,並透過對話討論凝聚共識,為核廢料找到一個家!
追蹤我們的帳號,核廢消息不漏接!
追蹤IG https://reurl.cc/kODDQ9
追蹤YouTube https://reurl.cc/kOmZjK
更多核廢知識 👉🏻 https://reurl.cc/8vddKy




過去,當國民黨在中央執政的時候,民進黨曾經和反核團體一起反對核一廠的乾式貯存的啟用。
後來,八年前民進黨開始在中央執政,輪到國民黨籍的兩任新北市長反對其啟用。
反對的理由,朱立倫曾經指出兩點:
一是核安。台電拿出來的乾式貯存方案是室外而不是室內,位置有水土環境不安全的疑慮,卻又不按圖施工,也屢屢不照審查意見修正。
二是核廢料。乾式貯存只是「暫存」的方法,環評中必須載明未來永久的核廢去處,但台電卻是空白。這樣要在新北市放四十年,形同永遠。
到侯友宜接手後,也繼續堅持這個立場,他任內的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李清安接受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訪問時,說的一段話也很有代表性:
「新北的環境
它有山腳斷層
它有很多的坡地
它有很多的土石流
在極端氣候
這種狀況真的很危急
你要在我這塊土地
這麼危險暫時給你放
心驚膽跳的讓你放
但是請問你要放多久
你要不要告訴我
你如果不告訴我
我請問
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
(請看留言區的影片 8’44” 到 9’13”)
然後,今年大選之後,前幾個月新北市卻終於放行了,所以到今年十二月底(再不到一個月),核一廠的乾式貯存就要啟用,核二廠的乾式貯存也要動工。
這到底是台電今年突然找出什麼樣的令人滿意的處理方法了?
起碼,就目前新聞所知,核一廠的乾式貯存仍然是在戶外。那怎麼會不論在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或在新北執政的國民黨對過去核一廠乾式貯存的質疑都消失了?
今年十月,山陀兒颱風來襲,給新北金山地區活生生上演前所未見的水患後,難道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那些山腳斷層、坡地、土石流在極端氣候下可能危急的因素,現在不是變得更危急了?
何況,台電的「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不是更需要有效、有實質內容的回答?
政治人物既然都不想直面這個問題,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請各位一起來呼籲請政府要求台電暫停現在這個核一廠乾式貯存的啟用,先經過充分的公聽會來討論。
我知道核一廠面臨法律上除役,實質上卻沒法除役的困境,需要就核廢料進行乾式貯存。但是我反對目前台電這種在山坡地的戶外,沒有任何掩蔽體的乾式貯存,遇到意外而外洩的危險太高;並且以現在的方案,等同永久貯存。
那有什麼解方?
我在2015年就去瑞士實地參觀過一個先進的室內核廢料乾式貯存場。他們也是一個小國,也沒有永久核廢料處理答案,但是他們在建乾式貯存的時候,把各種天災、戰爭、意外的考慮都納入,包括將來如何順暢運送到可能永久處理的地點,都有很清楚的處理方案。
核廢料是該進行乾式貯存,也可以進行安全的貯存。但是像台電這樣在戶外山坡地貯存,一旦貯存下去就難以運送出去,那是在給我們製造災難。
台灣這麼小,核一核二廠離台北這麼近,這件事不只影響北海岸的居民,影響新北市民、影響台北市民,也至少影響整個北台灣的人。事實上,一旦出事,是全台灣都逃不過的。


20161018-SMG0045-002-核廢料。(取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核廢料如何處理,一直無法獲得最好的答案。(取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根據台電公告,補列除役成本負債準備311.63億元,其中增加反應器內核燃料資產29.70億元,核能發電後端處置費用估計變動數281.93億元。經濟部日前已將管理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送行政院審查,再增提281.93億元到核後端基金後,該基金未來在核廢料場址選定上,將具備更多財源。
至於未來核廢料的永久儲存場址,目前經濟部與台電仍沒有任何共識,據了解,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必須掩埋在300-500公尺地底深度,先前台電方面曾經在外島與花東地區的結晶岩地形區域進行鑽井探勘,但由於立委與當地居民反對,相關的鑽井地質探勘計畫都已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