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用語:氛圍,氣氛的解釋 比較

大陸用語:氛圍,氣氛的解釋 比較

引用:

(1)在特定環境中,所形成的一種可感覺的景象或情調。如:「靈堂中充滿了哀傷的氣氛。」「這間餐廳佈置得很有氣氛。」
(2)雲氣。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聖王既臨天下,必

氣氛」,漢語詞語,意思是特定環境中給人強烈感覺的景象或情調,表現熱烈氣氛的四字詞語有:歡歡喜喜、興高采烈、興致勃勃、歡呼雀躍、歡欣鼓舞、喜上眉梢、眉開眼笑、歡聚一堂。

氣氛」是彌漫在空間中的能夠影響行為過程的心理因素總和。這些心理因素包括:緊張、興奮、沮喪、恐懼、期待、高興、熱烈、冷漠、積極、消極、肯定、否定、懷疑、信任、尊敬、鄙視等。例如,談判氣氛就是彌漫在談判現場空間中的能夠影響談判進程和結果的心理因素總和。參會人員都有團結、友好感受,那麼會議就會充滿著團結友好的氣氛。

出處:

漢·劉向《說苑·辨物》:“登 靈台 以望氣氛。”
曹禺《雷雨》第一幕:“鬱熱逼人。屋中很氣悶,外面沒有陽光,天空灰暗,是將要落暴雨的氣氛
巴金 《軍長的心》:“我接觸到一種平靜、歡樂的氣氛

近年來,兩岸文字交流,以前我們只用「氣氛」,部分臺灣媒體上卻自以為高尚,轉用『氛圍』表示周遭的感受,事實上,「氣氛」還是環境感官心情的感受,比較舒適,自然表達。 喜歡用氣氛 就說氣氛,喜歡用氛圍,就說氛圍,沒有說氛圍比較正確的文字修辭。 你覺得適當就好。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氛

注音:

ㄈㄣ

氣氛:環境給人的感覺。如:「議場上充滿著緊張的氣氛。」

既然教育部這麼說, [氛] 念音就是平聲,我們照教育部教導的[分]的音,不需學電視上大陸人口音, 念 [奮] {ㄈㄣ} 的念音。 自以為高尚,乃是諂媚之心,不要被電視上演員的念音、口音誤導。

以大陸本地的拼音來證明,以他們的羅馬拼音符號來比較

奮( 奋) : 大陸拼音 [ fèn ] , ㄈㄣ

份 : 大陸拼音 [ fèn ] ; ㄈㄣ

芬 : 大陸拼音 [ fēn ] ; ㄈㄣ

由原始拼音念法可見,就算在大陸,「氛」不是唸做「」,不要跟沒仔細讀書的學電視節目名嘴或電視劇大陸演員跟著念「奮圍」,自以為高尚。

使用台灣的傳統國語教材中的「氣氛」,沒有比較遜色,或不會表達不夠完整,在大陸用語也是常見到使用「氣氛」一詞(請勿妄自菲薄),不是全部大陸人都說『奮圍』。